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 第 128 章 劝言

第 128 章 劝言

第128章劝言

祢衡的表情太过好懂,就差直说“你怎么知道”?

顾至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祢衡刚才的那两句话。

人不可能凭空产生认知。祢衡之前与他共事那么久,骂了曹操那么多次,从来没提过“烹犬藏弓”的话题。没道理他到袁营走了一圈,就突然开启千里眼,看到了曹操以后会做的事,跑来警告他们。

祢衡忽然这么说,只有一个可能——他在袁营中因为某件事,引发了对卸磨杀驴的思考与感慨,并且凭借着他对曹操的了解,得出了“曹操以后也会烹犬藏弓”的结论。

“祢使者既然认为曹司空将来会烹犬藏弓、卸磨杀驴,为何迟迟不走?”

祢衡作为袁绍派来的使者,在替袁绍送完书信的那一刻就可以潇洒地离开曹营,没人阻拦。

可祢衡竟一反常态地留下。即便曹操暗讽他,说他是被袁绍赶回来的,他也没有离开曹营。显然,比起曹操,祢衡更反感袁绍那一头。

果不其然,当顾至提出反问,祢衡的面颊僵硬了瞬息。

大约是觉得被顾至看透,没必要再做遮掩,祢衡反而放松了些:

“袁绍帐下尔虞我诈,相互攻讦,简直乌烟瘴气。”

说着,祢衡看向顾至与荀彧,目光在他们离得极近,几乎要贴到一起的衣袖上停顿了片刻,再次露出曾经的古怪之色,

“他们不像你们……这般,反倒把彼此当做仇人。”

袁绍帐下的人,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把对面派系当杀父仇人来整,没一刻消停。

“袁绍对此视而不见,不仅任他们争斗,还推波助澜,借机打压那几个功高震主的名臣。”

想到麹义与沮授在袁营的处境,以及郭图、逢纪等人排除异己的手段,祢衡心中不齿,批驳的话语仿佛断崖上的瀑布,源源不断地倾泻。

顾至起初并没有太在意祢衡的抨击,可听着听着,他忽然发现——

这些抨击的内容不止描述了袁营的乱象,还把袁绍帐下主要谋士、武将的性格,阵营,弱点全部说了出来。

大约是顾至流动异彩的目光太过显眼,祢衡在倒了一大堆苦水与一大堆情报后,终于止了话语:

“为何如此看着我?”

“祢使者,倘若你想在曹营谋求一席之地,可将刚才的话告诉曹司空。”

祢衡蹙眉,似乎未能领会顾至的用意。

顾至继续道:“你若真的厌恶曹司空,大可一走了之,另寻明主。”

祢衡不再言语。显然,即使他对现状再不满,他也找不到更好的选择,更不想遁藏山林,寂寂无闻。

顾至点到即止,微不可查地轻扯荀彧的衣袖,传递离开的意图。

荀彧握住他的手,示意他稍稍等一会儿。

“荀友若可好?”

祢衡点头,简单介绍荀谌在袁营的近况。而后他像是终于想起了什么

幢幢,摇晃不止的记忆从脑中驱走,压制面上的热意,抓紧了手中的陶碗。

“阿兄……此言何意?”

戏志才无声而叹:“我听郭奉孝说,你昨日因为陈公台的事,与主公起了口角。”

他的神情逐渐染上凝肃之意,

“今时不同往日,主公掌四州之利,夺天下之势。位高权重者,大多容不得犯上之举。”

原来是在说这个。

顾至原本紧绷的躯体顿时放松了下来,面上热度尽去,平和地回答:

“阿兄放心,我心中有数。”

戏志才仿佛察觉到了他的变化,不解地询问:

“阿漻方才为何如此紧张,莫非是想到了别处?”

好不容易放松下来的脊背再次绷紧了几分,顾至无法言说,只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戏志才。

在昏暗烛火的掩映下,戏志才瞳中清明,似乎还带着……笑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