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乌灯黑火,入目所及,空荡而幽冷。
荀彧收回视线,看向眼前的闹剧。
被他称为世叔的男子——杜袭已然听完了年轻侍从的告状,没有贸然发怒。
他朝着围过来的众多曹氏部曲拱手:
“诸位,我乃颍川杜氏,单名袭,前来拜谒曹校尉。这几个是我的侍从。今夜这场纷争,兴许是一场误会,不如各位冷静一些,彼此找个地方,坐下聊一聊,也好解开误会。”
对方一副士人的装扮,说出的话却平易近人。
再加上对方提到曹操,一些部曲被浇熄了怒火,不好再起哄给脸色。
倒是那个方脸大汉仍肃着脸,狐疑地看向杜袭。
“颍川名士杜子绪,前任济阴太守之孙?”
“正是不才。”
方脸大汉神色微变,却仍绷着脸:“可有棨传?”
棨传,即通行凭证,是一种由木头所制的符信。
为了防止可疑的人入城,要求出示棨传,这是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只是……
“而今战乱四起,各郡县的官员频频更替,已鲜有郡县愿出棨传一物。”
杜袭解释道。
听了这话,方脸大汉又多了几分不善:
“这么说来,恁们并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杜袭蹙眉道:“虽无棨传,倒是有州郡长官的引荐信。”
方脸大汉不为所动:“若引荐信是伪造的,倒也无人可知。”
此人明面上只是做了个假设,可任凭谁都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杜袭收了那副平易近人的模样,冷下声:
“阁下非要与我们为难?”
“并非为难。”方脸大汉声若洪钟,端的是浩气凛然,不见任何心虚与歹意,
“我等虽非县吏,却也要为当地的百姓负责,更要为主家的安危负责。你们来历不明,又在深夜入城,着实可疑。我只想请各位到边上的小院安置,等天亮了,报过主家,确认了身份,再让各位通行。若各位确实身份无误,我钱四,定会褪去衣袍,跪下来给各位请罪。”
他这番模样太过正派,又有理有据。即便是最初指责钱四,说他偷偷往井里丢不明物的杜家侍从,也忍不住心生嘀咕,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看岔了,或者误解了对方的行为。
难道钱四拦着他们不让走,真的不是因为心虚,而是排查可疑的陌生人,履行守卫的职责?
杜袭感受到少许违和,狐疑地盯着钱四。
钱四不慌不忙地任他盯着,神色笃定。
他的唇角不易察觉地上扬了几分,正想继续开口,忽然听到一个清越泠然的声音。
“卞郎,你先前离那口井多远?”
钱四舔了舔干燥的唇,看向声音的来源。
菉竹色的身影挺拔而风雅。
那个与杜袭同来的青年,正在向灰衣少年询问细节。
心,往井里丢了害人的玩意儿,就让我不得好死——不知这样可行?”
一听到钱四发重誓,原本还略有些动摇,满肚疑虑的曹氏部曲,顿时对杜袭这群人生出强烈的不满。
“欺人太甚,不过是让他们在院中稍作休憩,竟如此咄咄相逼。”
“在宵禁时分摸黑入城,此等可疑行径,要放在别处,早已将他们打杀了,岂会与他们分说缘由?”
“这些人就是来闹事的吧。真当我们软弱可欺?”
……
无人得见的角落,原本优哉游哉看戏的顾至,在听到钱四对天发誓后,唇角的弧度挂了下来,眼中蒙上了一层寒霜。
站在人群正中,被各种不善视线包围的荀彧,不见任何慌促。
清冽的视线扫过人群,将所有可能是共谋的人物一一记下。
而后,他淡然抬眸,看向钱四的衣袂,正要予以致命一击。
倏然,一道浅色的衣影闪过。
众人眼前一花,还未来得及反应,钱四的身影已然消失无踪。
在变故发生的前一刻,荀彧的手按上了佩剑,却因为一丝奇异的直觉,搭在剑柄上的手并未将剑拔出。
栗烈的目光看向陶井的方向。受惊的人群跟随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一侧。
井栏上的支架发出异响,栏上的滑车开始咕噜噜地汲水。
一个高挑俊拔的束发少年正提着钱四的衣领,剪着他的双手,将他按压在井沿。
“你是何人——”钱四大惊失色,刚厉声质问了半句,从滑车提上来的木桶就被少年单手拎起。
“这么喜欢发誓,怎么让你喝个水就磨磨唧唧的?”
独属于少年的声音清澈而悠扬,听在钱四耳中却莫名令他发冷。
拎着钱四衣领的手用力一按,上方的脑袋就如同一块可以随意挥舞的汤勺,被不容违逆地塞入了木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