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塌上养伤的谢老三见下人看他眼神躲闪,非得逼问,最后看到了朱公子对仗工整、字字珠玑的绝品文章。
谢三壮,谢三强,谢三吃饱揭瓦梁。坑不多,粪不少,炭炉最爱啃茅房。
俗话说才不外露,因为文章辞藻过于华丽外放,细品却内韵深厚,似有内涵之意,令人遐想无穷。最后朱公子也被自家老子打了一顿。
太尉家打人法子更绝。月光下澈,庭中立一歪树,三三两两除了衣服绑在树上抽一顿,再晾一晚上思过。此景绝美,定睛视之,唯一月、一树、一裸男而已。
这仇,上至官场上政见不一的老子,下至两家里嘴炮一流的小儿,就这么荒唐且莫名的结下了。
第18章 犯上
自从被谢家大郎惩戒过一番后,谢曜老老实实的在家里躺了小半月,不能出府的他将大把的时间都放在了膈应朱家公子身上,两个人掐的死去活来。
既是拿了鱼符,好歹也要去大理寺走个过场,李棣不愿遇上玄衣相,所以特地挑了他上朝的时间前往大理寺。
大理寺立在城西,许是刑狱之地格外森寒,他一迈进大理寺的地界,就有几个持着刀枪斧钺的京兵拦住了他,李棣将那半枚鱼符拿出,这些冷面人才为他放行。
自前任大理寺卿王公离世后,所有的案件一应下派给刑部来分担。大理寺是高职,轻易难选继位官员,正值科举定册、边将归朝一应事宜夹杂在一起,皇帝便将选大理寺卿一事搁置下来了。
李棣已经派人查问过了,也知道了个大概。那王公死的确实是蹊跷,夜半时分府内走水,缘何偏巧只烧死他一人。
这大理寺卿是先帝在位时便立下的,为人刻板严肃,从不私相授受,再黑的案子到了他那里也能给你剥掉脏污,还一个清白。
王公死后,玄衣相在朝堂上提议要彻查王公手上正在进行的一件贪污案,相比大理寺积压下来的其他惊天悬案,大家都不明白为何玄衣相会对这起贪污案上心。
那玄衣相本就是刑部尚书出家,对于典狱之事手段破为厉害,搞的天皇老子一时间也不知道他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只能整天搪塞着不大敢放权给这位大权臣。
众人皆知皇帝心思,玄衣相就是再受宠信,也绝不会再将大理寺卿这一官职送到他手上。恰巧这李家小儿回来了,鱼符掰开两半,一人一份,面子上过过功夫,既不会伤了爱卿的心又能很好的顾全两家脸面。况且这两人在一起共职,抠脚想也知道必定要掐架,届时没一个能上天的,于皇帝而言倒是好事。只给予些虚职,内里的实权仍然在皇帝手上。
李棣自是心知肚明。王公走后,这整个大理寺归于他身前的侍从老仆看管。李棣敛袖向那老仆问安,老仆已是鱼目昏黄,盯了李棣许久才反应过来是谁,他杵着拐杖缓缓推开卷宗室门,沙哑的声音显得异常扯人头皮,“大人来的早了些。”
李棣没听清,刚要反问,便瞧见成堆成堆的卷宗摆在架子上,地上也有一堆翻阅过的痕迹,似乎当初查案的那人只是喝了一盏茶的功夫。老仆跨过一地的书轴,颤颤巍巍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