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以嫡子,大明海军司令的身份,从刘家港赶来吊唁。
作为内阁大学士,杨荣被追封光禄大夫丶左柱国丶太师,谥号“文敏”。
这个在文臣中,已经算是顶尖的谥号,代表着朝廷对他的肯定。
哪怕是小皇帝朱祁镇,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也开始明白三杨对於大明的重要性,他们和徐家组成了现在朝廷稳固的基石。
不过以他的性格,就算是清楚了,也不会在乎。
朱祁镇的一生顺风顺水,出生还没多久,就被确立为太子,教导他的都是各位阁老。
他成长的时间,正好大明一步步迈向巅峰的过程,根本就没有体会他祖父,父亲那种艰难北伐,以及面对宗室竞争,甚至兵戎相见的过程。
在朱祁镇看来,自己就是天命之子。
是自己的出生,带来的大明的兴盛,当然这个认知也少不了王振的功劳。
也就是王振反覆在朱祁镇的耳边念叨,给了皇帝这样的错觉。
也是因为这个,王振在朱祁镇心中的位置很稳固。
这人说话又好听,还懂自己的心思,伴随自己一起长大,关键还是自己的家奴,绝对值得信任。
自己不信任这样的人,难不成相信那些天天在自己耳边唠叨,要自己这样那样的臣子?
杨荣去世后,虽然内阁又有人补进,但是能力上比之三杨之一,自然要差很多。
其他内阁成员的担子也加了不少,杨士奇和徐谦忙於国事,只要王振不来骚扰自己,耽误政务实行,也就没有搭理他。
毕竟看着朱祁镇一天天长大,快要到亲政的年纪,就算是徐谦也没有自家老爹那麽大的胆子,能和皇帝对着干啊。
对於天子身边的亲信,现在的掌印太监,内相,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人钳制,王振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一扫几年前差点被徐闻处死的晦气,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原本朱祁镇赐予他的豪宅,也觉得不够大,底下的帮闲有人进言。
“现在京城内最大的府邸,除了皇宫以外,就是越王府了,您老人家现在贵为内相,那可是帮陛下管理内廷的主官,此等重要职务,怎麽也比那个闲散王爷要强。”
“所以现在的房子,不符合你尊贵的身份,一定要扩,要做到的比越王府还大。”
进献谗言这人不会说越王府因为徐家兄弟三人没有分家,现在哪怕是徐谦都有侯爵在身。
也就是说表面上这是一个王府,实际上是一个王府,加国公府,侯爵府的集合。
如果把这三个加起来,越王府的面积,在北京的一众勋贵中,并不算大,甚至还有些小。
因为当初徐闻在对北京府进行规划时,对於自己府邸宅基地设置,和其他国公都是一样大小。
最後还是永乐帝看到他们一家人确实太多,且没有分家的情况下,又强行划给徐闻一片土地,才让现在的越王府看上去比其他国公府大一些,在京城首屈一指。
王振可不管那麽多,徐闻始终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一抹阴影。
他现在又不敢去报复徐家,这一家人现在可以说在朝中盘根错节,自己手下虽然也有不少人。
可和对方一比,那就是乌合之众,避重就轻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既然不能动徐家的人,那我就在府邸的面积上,还有排场上超过你!
他这一寻思,周边的邻居可都倒了大霉。
<ad pos="bottom"></ad>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