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兄弟二人齐声叹息。
徐闻在的时候,一切困难的事情,都有他扛着,徐华和徐谦并没有感受到什麽压力。
现在突然不在家,轮到他们二人挑大梁了,才明白当家的不容易。
徐华和徐谦兄弟二人,还是军政分开了,可是想想自己父亲,几乎把两样都扛在自己肩上,也没见过遇到过麻烦。
许多他们看来棘手的问题,到了徐闻手上,就迎刃而解。
兄弟二人都有些怀疑,是不是他们太蠢了?所以才会有这种感受。
可明明在同龄人,甚至是整个朝廷中,对比起来,能力已经不差了。
所以最终结论只有一个,是父亲太强了!
两兄弟无比怀念着老父亲。
想归想,他们却是联系不上父亲了。
此时徐闻甚至都不在大明了。
海军把人全部都抓住后,後续的审讯,还有深层次的挖掘案情,制定规则预防此类事情发生,徐闻都不想管了。
啥都要自己管,那海军要总司令,设立参谋部,还有那麽多暗卫是干什麽吃的!
自己当初建立起这个架构,不就是为了省心。
现在还要自己插手的话,那乾脆把这些部门全部裁撤好了,反正也没用。
这麽多年,徐闻还没有出过海,这次得空,正好能带着孙儿孙女,还有老伴出去转转。
中南半岛六省,还有唐赛儿的新青州,都可以去看看。
特别是新青州,前白莲教圣女这次过来,极力向老父亲推荐自己的领地,季候宜人,物产丰富,十分适合居住。
对於她的话,徐闻只能信一半。
热带地区,就没有什麽气候宜人一说,冬天可能舒服一天,夏天台风那是一场接着一场,不过包括自己,这一家老小,都没有去过热带,可以飘洋过海的开阔眼界。
所乘坐的还是大明海军最新开发出来的快速游轮,用来在大洋间快速,舒适地运送客人,徐闻他们是正式列装后的第一批客人。
徐闻也不急了,游轮主要在於一个游,只要住得舒服,在整个南洋慢悠悠地逛上一圈,旅游个一年半载,也不是不行。
他在优哉游哉地欣赏异域风景,朝堂上却在风云变幻。
正统五年,三杨中的杨荣病逝,享年七十岁。
这条历史线上,因为有徐闻的存在,杨荣并不如历史上那麽耀眼。
可是在内阁中,杨荣表现还是非常耀眼。
尤其是北伐,南征事务中,他的後勤规划,以及人员调配,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逝去,也代表着宣德朝从永乐年间,朱高炽太子府走过来的那批人,开始逐渐凋零。
杨士奇和杨溥还有徐谦含泪送别老友。
徐闻因为还在海外,未能赶到。
<ad pos="botto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