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众迅速在郡府前集结完毕,是五百守军中最精锐的一支,足以护他逃往离酒泉郡最近的广至县,其余守军则帮他殿后。
“府君,匈奴正齐攻南门和北门,东门兵力薄弱,我们可往东门去。”属下禀报。
“好,东去。”
张栗踩住马镫,在仆从搀扶下跨上了马匹,勒缰调转马头。这里离东门最近,出了东门他就鱼入大海了。
“张府君!”
就在这时,前方道路上忽然响起一声洪亮的喊声。
一道高大的身影正朝他走来,反握着一柄长枪,火把的光芒映亮来人的脸庞:竟然是被他下狱的梁汾。
“张府君,胡人攻城,你何忍弃城中百姓先逃?”梁汾质问。
“休得胡言!匈奴势大,此乃弃卒保帅之策,汝鼠目寸光,岂可识之?”张栗面不改色,言正词严。
“驾!”旋即,他扬鞭抽在马屁股上,纵马而去。部众紧随其后,驰往东门方向。
黑暗街巷中出现一架连弩,扳机被扣动,一支弩箭破风而去,嗙地一声,敦煌太守张栗应声摔下马去,弩箭径直洞穿了他的肩胛。张栗在地上垂死挣扎着爬行。
梁汾突地从人群中冲杀出来,手起刀落,一刀劈下张栗的首级,长枪将之挑起。
“张栗首级在此!”
部众见状皆惊惧,纷纷跪伏在敦煌郡中部都尉梁汾面前。
“你们皆是大汉的儿郎,城中是大汉子民,焉有未战弃城而逃之理?兵者,民之屏蔽也,若伤吾民,兵死尽耳!”
梁汾慷慨陈词,额头、脖颈间血脉喷张,他抓住马鞍,飞身上马,长枪指敌。
“寇已入城,我等已无路可退。随我接战,战至最后一刻,自刎归天!”
“愿效死命!”
作者有话说:
----------------------
“随我接战,战至最后一刻,自刎归天”,来自于新三国的原创台词,这句是小破战鬼畜区的常客,不过这是渣作者为数不说欣赏的台词,听感上就很壮烈
第14章
南匈奴勺夏部对敦煌城的攻城开始了,这是首领极支辽做出的决策。
部落勇士星夜奔袭数百里,为求神速,所带粮食补给不多,故而攻城宜快不宜慢。
领地的草场衰颓,牛羊不肥,这个冬天会又冷又漫长。
为了部落的延续,刚被推上首领位置的极支辽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南下攻城,抢夺过冬的食物给养。
在先辈们所处的年代,汉人强盛,炎汉天威加于漠北,“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那是部落的百年屈辱。
在很小的时候极支辽就立志洗刷部族耻辱。
先辈们为图生存,不得不选择归附,在汉人划定的牧场窝囊地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