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刀心脏
案发地点在郊区,有点远,路上需要半个多小时。
两人开车前往。
中队其他同事和技术中队也在路上,包括季伯伟等队长在内,辖区派出所已经初步控制了现场,只等刑侦大队赶到。
韩凌坐在副驾驶,拿出手机看日历,说道:「今天是把节,诸事不宜。」
童峰:「你还信这个?等会,把节是啥?「
韩凌:「日历上写着呢,八月四号火把节,好像是少数民族的节日吧,驱灾除邪。」
童峰:「有啥用,又不放假。」
韩凌:「你能不能尊重点传统化。」
童峰:「不感兴趣,那边什麽情况?人怎麽死的?」
韩凌摇头:「不知道,哥只说了发生命案,应该已经确定他杀了吧。」
闻言,童峰叹气:「哎,又得忙了,这些家伙干啥啊,什麽事用法律解决不了,非得杀人?」
法医还没到,既然方舟说是命案,说明辖区派出所直接排除了意外和自杀,现场的他杀痕迹必然非常清晰,没有任何争议。
从经验判断,估计是暴力杀人。
只有暴力杀人,外在的痕迹才会明显,其他的一般需要等法医尸检后才能确定。
「有时候,法律真的解决不了问题。」韩凌开口,「人是活的法律是死的,它只能禁止部分行为,给不了绝对的公平,在一些人眼中,会把某些东西看得比命还重要。「
童峰同意:「嗯,你说的没错,如果法律给不了他们公平,他们只能放下法律拿起武器,自己争取公平。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咱们遇到的,更多的是仇恨和利益纠纷。」
聊天中车辆来到了案发位置。
这里是偏僻的野外,车停在路边,从道路走下去有条河。
先到的同事已经搭载好了车载探照灯,开始大范围照明,警戒线早就拉了起来,周边没有围观群众。
技术中队和季伯伟他们陆陆续续都来了。
大家没有寒暄,马上投入工作,侦查员和派出所了解报案情况,法医对尸体进行初步尸检,痕检在周边网格式勘察。
韩凌和童峰来到尸体前看了一眼,确定了死者的基本情况。
男性,短发,不戴眼镜,大概三十岁到四十岁的样子,上身淡黄色T恤下身牛仔裤,脚上是休闲皮鞋。
血液和伤口集中在左胸,表面能看到三个利刀捅刺的口子。
这是表面看到的,其他的需要等法医的尸检结果。
韩凌弯腰凑近盯着心脏伤口看了一会,突然想到了之前童峰提到的岚光区命案。
一个女人,心脏被捅了三刀。
眼前这具尸体也是三刀。
命案发生频率没有那麽高,两个月内,两起案件出现相同作案手法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凶手是同一个人。
「不会吧?」
童峰显然也联想到了岚光区的案子,有种不祥的预感。
刑警最不想遇到的案子就是连环杀人案,这种案子有着超高的破案压力和对社会安全感的冲击,而且,往往伴随着不低的侦破难度。
摊上这种案子,参案刑警长时间别想睡好觉。
「先别下定论,等尸检。」
韩凌说了一句,转身来到季伯伟这边,此时报案人也被叫来了。
报案人是两名男性,彼此为朋友关系,本来晚上约着来河边夜钓,没成想还没走到河边,就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尸体,吓得他们腿都软了。
幸亏是两个人来的,有依靠能壮胆。
钓鱼人发现尸体,很合理。
这麽偏的鬼地方,平时不会有人来的,尤其是晚上,也就只有为了几条鱼不惜爬山涉水的钓鱼爱好者,才会出现。
中队刑警表达感谢的同时,还要详细登记报警人的基本资料,防止贼喊抓贼的戏码出现。
当然这种情况几平没有,凶手不可能留在现场报警,镇定自若等待警察赶到并回答警察询问。
「这地以后是不能来了——换地方换地方。」其中一个钓鱼人心有馀悸,他只说以后换地方钓,没说以后不钓了。
对钓鱼人来说,戒钓难度和戒菸难度持平。
在确定报警人所提供的信息完整准确后,当前也没有其他需要报警人配合的地方,于是季伯伟便让两人离开了。
现场,只剩下了派出所和分局民警。
出了命案,辖区派出所所长亲自到场,只带了四个人,最近扫黄专项行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派出所都很忙,人手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