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遗咎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对比之下,让人惭愧。

吾掠视线落到他手里的东西上,问:“拿的什么?”

经他提醒,蒋宜周这才想起来意,晃晃手里的信封:“爸爸留给我的信,你陪我一起看,好不好?”

吾掠沉默片刻,指了指院子里的椅子:“你坐在那儿看,我把手里的活忙完,你看完再决定要不要给我看。”

蒋宜周想说没关系的,他不介意把信给他看,但想起吾掠和周勤勇之间的关系,说不定信里还真写了一些不能让吾掠知道的内容,于是咽下到嘴的话,乖乖把椅子搬到紫荆树下的阴影里。

其实他早就想看看周勤勇给他留了什么,为了等吾掠才忍耐到现在,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抽出信纸。

信很长,周勤勇写了厚厚大几页。

除了家长签名,蒋宜周以前很少关注父亲的写字风格,此刻却发现,吾掠的字迹居然有点像周勤勇的,一样地洒脱飘逸,行云流水。

第64章

/

宜周: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爸爸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我嘱咐过你妈妈,在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将这封信交给你,想来她一定不会辜负一个逝者的遗愿。

短短一个多月,你经历了许多事,心里必定有数不清的疑问、委屈和埋怨,这一次是爸爸自作主张,还请你原谅。

在我五十岁升迁的那一年,有一位出版人曾向我提议,作为国家当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奋斗至今,可以写一写回忆录。

我当时断然拒绝了,毕竟,这一路走来,并不只有表面的光鲜,还有内心无尽交织的况味。

与现在不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的家庭成分并不荣耀。

我尚未记事时,祖父祖母就被打成了右/派,下放到北大荒的农场接受劳动改造。自那以后,家中的境况就日渐艰难。

我幼年时经历了大饥荒,那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饿殍不计其数,看似物资更充裕的城市里,也不乏与我同龄的殁年者。

而我之所以幸存,全因为我的父母宁可自己啃树皮嚼树叶,也要把唯一的一口粮食留给我。

然而,等到终于熬过大饥荒,他们俩的健康也彻底垮了。

那些年接连的种种遭遇,病弱的父母和年少的孩子,你可以想象,我们一家的生计多么艰难。

即便多年后,祖父祖母去世,我们的境况也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在我八岁那年,父母被安排下放到吾家村。

他们本想托关系将我留在城里,但那时我们一家处境尴尬,亲友们避之唯恐不及。母亲心疼我,又怕几年后我也要被安排到千里之外的哪个穷乡僻壤,一生都难再见面,倒不如趁着未成人,随他们一同下放。

我们一家就这样,来到了吾家村。

父亲和母亲都性格低调,酷爱读书,洁身自好,聊起喜欢的作者和著作,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一家三口虽然起居简陋,生活清苦,但母亲永远把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可惜吾家村并不是桃花源。

那时候大家很看不起知识分子,尤其是我父母这种接受过“资产jie级教育”的,更要积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而由于祖父祖母的身份,我们一家三口的日子比寻常下放的人家更加艰难。

你去过吾家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