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给他的谋生之路。
他在家门口支了一个小摊子,专门给人看姻缘。
和那些招摇撞骗之徒不同,柴雨生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只需要最初几个客人,他说得准,一应验,名声就飞快传了出去。
很快,柴雨生有了第一单聘请他做媒人的生意。媒人柴雨生,正式出现在了江湖上。
柴雨生干得风生水起,凭一己之力把整个媒人市场的水准拔高了一个档次。
他的媒人业务共有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单独出售,分别是看姻缘、说媒,和司仪。
这三个环节里,只要柴雨生参与了一项,整桩婚事都是很好的——柴雨生看出的姻缘不会错,柴雨生说的媒一定成,柴雨生主持的婚礼必定从日出到日落一切都是喜气洋洋的,连声小孩哭都听不见。
而若是三项都是柴雨生经手的,那这桩姻缘可以说是得到了极大的祝福。有无数客户现身说法,自己的儿女、朋友、邻舍由柴雨生从头到尾操持的婚事多么多么好,不光小两口如胶似漆,亲家也处得极好,亲如一家。
随着柴雨生名气越来越大,他的收入水涨船高,没过太久,他和母亲的债就还清了,变卖的家产又一件件赎买回来,娘俩过上了比从前好许多的好日子。
但柴雨生并不在意他赚了多少钱,他最在意的只有母亲的幸福。
他永远都记得他们母子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那时即便难成了那样,他还是坚决不让母亲变卖嫁妆,这是他的底线。
女人的嫁妆,一旦卖出去,就再也买不回来了。在柴雨生看来,嫁妆是母亲还是少女时对婚姻最美好的期盼的象征,承载了他外公外婆对母亲的爱,这些东西是母亲一辈子的念想,不能卖的。
好在现在挺过来了。
柴雨生每攒够一笔钱,就给母亲打一个金镯子。他母亲笑眯眯地收了下来,却说先攒着,等什么时候柴雨生要娶媳妇了,再送给儿媳妇。
柴雨生从十八岁那年开始成为媒人,到二十岁的时候,被人尊称一声“大媒”。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家乡要修一座月老庙,乡里人就按照柴雨生的形象,给月老塑了金身。
自此,柴雨生成为了月老的代名词,柴雨生的名号变成了“柴月老”。
上门找他的人越来越多,拜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柴雨生不敢当,但还是被半是祈求半是胁迫地请进了庙里居住,每日都要给信众看姻缘。他又是个好心的人,有求到他跟前的,他有能力解决的,他全都帮了。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柴雨生分身乏术,不再像原来一样来去自由,能从头操持到尾的姻缘并不算多,若有这么一两桩,一定会被宣扬得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柴雨生在月老庙里住了两年有余。
随着月老庙的香火越来越旺,柴雨生本能地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冥冥之中,有东西在盯着他,觊觎这庙里的香火,也觊觎信徒对他的敬重。
但这种预感无从说起,他只能深埋心底。
到柴雨生二十三岁的时候,不祥的预感成真了。
月老庙被砸了。
月老变成了过街老鼠。
柴雨生失去了他的母亲,被迫成为了鬼媒人。
第7章 鬼媒柴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