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段时间新款热销、厂里不断地进人,蒋红梅和刘安民忙得脚不沾地,她自然也得帮帮忙。
而余国栋除了也搭把手帮些忙以外,倒是也干了不少事。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罐头厂找到了几个大单子。
一开始是方芸芸哥哥的盒饭摊子,后面是方哥介绍了一些饭店的老板,再后面他干脆跟方哥签了个协议,把服装厂附近这一块的推销都交给了方哥,让方哥成了罐头厂的代理商。
通过这个方法,余国栋又在广市的其他区谈好了几个代理商,暂时说好两个月发一次货,货到了以后,再请人分别送给他们。
仓库暂时借用的服装厂的仓库,不大的一个地方,原先是堆杂物的。
W?a?n?g?阯?发?b?u?y?e??????μ?w?ε?n???????????????c???M
至于送货的人就更简单了,两个月送一次货而已,服装厂员工家属里有的是人愿意挣这个钱。
因为订单量陡然增加太多,之前余国栋已经打电话回去,让余国梁赶紧想办法购买生产线了。甭管旧的新的,贵的便宜的,他们现在都买得起了!
这趟出门余国栋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广阔和自己眼界能力的不足。
也幸好他爹妈都很重视读书,给他们三兄妹都供到了中学,他当初学习不用功,但好歹也初中毕业了,在这年头学历也不算低了,自己看点书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
余国栋现在真是比当初考高中的时候还要用功。
毕竟当初他知道自己考不上,倒也没怎么拼命,现在则是觉得不拼命不行了,红绵服装厂都在计划找新厂房扩大规模了,他们罐头厂肯定不能落后!
他俩这状态都把同车厢的其他四个人看呆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大嫂每天都得冲十几岁的孩子说一遍:“瞧瞧人家哥哥姐姐多用功,你可得跟人学着点。”
十几岁的少年愁眉苦脸,再不情愿,也只能从包袱里拿出课本来。
大约是每天看书看报,过得比较充实吧,火车到站时,柳绵绵竟然有种“其实火车还挺快”的错觉。
拎着大包小包出了站,远远的,就见一个清瘦挺拔的身影站在出站口外面。
一眨眼几个月不见,沈维舟看上去黑了一点,也瘦了一点,柳绵绵迎上去,冲着他莞尔一笑:“咦,这个又瘦又黑又好看的小伙子是谁呀?”
沈维舟一下就笑了,伸手捉住她的手腕:“你说是谁?”
柳绵绵也笑,踮起脚尖凑到他耳边:“当然是维舟哥哥了。”
沈维舟扭头深深看了她一眼,拽着她就走:“回去了。”
夫妻俩手牵手就走了,扛着大包小包落在后面的余国栋:“……”
研究基地自然进不去,不过基地外围有几幢屋子,就是专门给过来探亲的家属住的。
沈维舟早定好了两个房间,余国栋把柳绵绵的行李往房间里一放,接过钥匙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与其在这儿看他们夫妻俩黏黏糊糊的,还不如回去多看两眼书呢!
如他所料,夫妻俩黏黏糊糊到了天黑,才牵着手出来找余国栋一起去吃饭。
附近也没什么饭店,吃饭就只有一个小食堂,现在还没到年底探亲的人最多的时候,小食堂里面吃饭的人并不多。
余国栋也是锻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