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后,皇后约见卓玉迟,表示要与她谈谈心。】
天幕上,青翠竹林下,一张圆桌,两人对坐。
年岁只差四五年,卓玉迟看起来风华正茂,仁昭皇后则更显成熟。
卓玉迟呆呆地坐着,皇后踱步而行,转头看向她:“卓家提议,你以为如何?”
卓玉迟怔怔地看着她,皇后肃立在竹林边,阳光倾泄,照得她神采奕奕。
“若夫人同意,卓家自然追随将军,此后再无二话……”
皇后打断了她:“卓家同意,你同意么?”
阳光太晃眼,卓玉迟几欲落泪,她口不对心,道:“周大人年轻英武,并无不愿。”
“也罢。”皇后有些失望,徐徐道,“我本想问你,是否愿意做我们的谋士,未来封侯拜相,亦无不可。不过既然你也同意,那我就——”
她的话没有说完,卓玉迟几乎立刻跪了下去。
“敢问夫人……周大人……”她虽然跪着,脊背依然挺直。
“你是卓家人,卓家的二女儿。”皇后在她面前坐下,平静道,“我听过你的名声,大约也猜得出你的志向。你诗才上佳,一首颂诗压过满堂儿郎。弘安三十三年你以科举试题所写的策问,亦独有见解。”
卓玉迟不说话,皇后也不搭理她。
只听几声急促的脚步声,中宗匆匆而来,他站在亭外,亦道:“本官兴建义学,耗费金银无数,多年来从无退缩,只为寻得贤才。你是男是女,我们都不在意。恐怕你没有见过,义学中女子甚多,又怎么会多一个你?”
卓玉迟低着头,眼泪啪嗒落在地上。
“你哭什么?”皇后的声音里多了些许惊讶,手帕递到她面前,她道,“争强好胜亦无不可,我倒觉得,总有一日,你能撑起卓家的门楣。”
“家族不会允许。”卓玉迟身形僵硬,终于重重叩首,“多谢夫人提点,可惜江红身在卓家,无路可退。”
中宗的目光越过卓玉迟,与皇后四目相对,眼中都含了几分淡淡的笑意。
他的声音平稳有力:“你家的算盘打错了,本官只要人才来做事。青崖书院即将招收学生,书院院长是我当年师长,回头替你写一封推荐信,你去便是了。”
话到最后,他冷淡的眉眼也多了些许温和:“不要让自己失望。”
【三天后,中宗亲自上门拜访卓家,席间明确表示,他已有妻子,并不需要联姻,卓家如果同意,双方合作共赢,他愿意接纳卓家。
卓家无奈同意。卓江红改名为卓玉迟,拜别父母,远赴青崖书院求学。】
天幕的颜色变了。
天空晴朗,天际万里无云,一人牵马站在官道上。
那是一个身穿男装的女子,单手牵马,身形飘飘欲仙。她仰面看着身前的牌匾,上书“卓府”二字。
无人送行。
她看了许久,好似要将这两个字深深刻在心里,终于,她低下头,噗通一声拜倒在地。
“不孝子孙卓玉迟拜别父母,此去若无一二成就,父母就当我死了吧!”
说罢,她朝着卓府的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再爬起来,坚毅的脸上再无泪痕。
她翻身上马,扬鞭轻斥,发梢飞扬,向着宽旷无垠的天地而去。
在她身后,卓父卓母神情各异。
卓母泪水涟涟,只道:“这傻孩子,说甚么撑起卓家的门楣……她大兄一去数年,也没见考出什么样子……”
卓父神色阴沉,转过脸去:“如她的愿,她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