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避难
张无忌年仅十二,还是个小朋友,却要承受江湖诸多成年人的谋划算计,着实谈不上公道。他即便不是武当弟子,钟灵秀若有能力,也要插手帮一帮。
“那日无忌受伤,不少人亲眼见闻,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对外声称他伤重不治,已经去世了,也好让这孩子清清静静长大。”她建议,“他既然对医术感兴趣,我就带他去找大夫,一边练功疗伤,一边学点本事。”
张三丰本就怜惜张无忌父母双亡,想着这两年络绎不绝的打探,不免心动:“无忌,你可愿意?”
无忌道:“太师父,孩儿听您吩咐。”
张三丰心道,假使无忌一日以翠山之子的身份生活,必然免不了被惦记,这回身中玄冥神掌,险些丧命,下回若是更难对付的奇毒奇伤,又当奈何?
大丈夫固然顶天立地,可他一个孩儿何苦受罪,隐姓埋名藏起来过些安稳日子有何不可。
故而颔首:“也是个办法,不能让孩子一直提心吊胆过活。”
“那我就与诸师兄商量一个口径。”钟灵秀拍拍张无忌的肩膀,“你同太师父说会儿话,明日到我那边去,我为你疗伤。”
无忌十分感激:“多谢师姑救命之恩。”
“自家人不必客套。”
钟灵秀内力深厚,连续赶路三月也不累,决定一口气解决麻烦,又跑回去找宋远桥等人商议,他们都支持张无忌暂避锋芒,省得再遭祸事。
办妥已近黄昏,钟灵秀终于得闲,回到屋中沐浴更衣,略作休息。
武当的床是硬板床,一样难睡,胜在被褥干净,帐幔整洁,没有虱子污垢,能够放心地散开发髻,摊平四肢,安稳地睡上一夜。
日出时分,身体跟随天地一道苏醒。
洗脸刷牙喝茶,翻出压箱底的棉布裁剪,绣花针略有些锈,研磨穿线。
是的,回家第一件事,缝新衣裳。
道袍门派有的是,挑件差不多尺寸的即可,但整个武当山只有她一个女孩儿,内衣内裤要自己缝,月事带也要自己亲手做。
钟灵秀在昆仑山当野人,衣服鞋袜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手艺不曾生疏,很快缝制好贴身衣物,下水洗一遍,晾到屋后晒干。
案头蒙着一方青布,她一时记不起放了什么,揭开一瞧顿时失笑。
这竟是当初杨逍送来的古琴。
想来宋远桥他们既觉不妥,不该与魔教之人牵连,又不好处置她的私人物件,只能任之蒙尘。
琴是好琴呢。
钟灵秀拂去尘埃,调试琴弦,坐在窗前奏了曲《清心普善咒》。
平和的乐声回荡在香烟袅袅的道家宫殿,平添几分出尘气。
可惜,武当是江湖名门,并不能真正超脱世俗,张无忌已回归中土,今后的喧嚣怕不会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曲收香烬。
钟灵秀蒙好盖布,出门用早膳。
三
义父报仇,谁都不好阻拦,你父母心里正是明白这一点,才以自己的性命偿还,希望其他人能放下仇怨。”
张翠山夫妇之死与原著略有不同,这次赴死,乃是张翠山自知谢逊理亏,又不愿出卖义兄,遂一命抵一命,当着武林群雄的面替他赴死。而殷素素一来与丈夫同生共死,二来也担心这回没个交代,无忌还要受人觊觎,故在自尽前说,“谢逊之事,我夫妇二人一力承担,我儿年幼,对此一无所知,谁对他下手,我做鬼也不放过他”。
算是以自己的性命逆转舆论,今后谁在借谢逊一事对张无忌下手,有违武林公义。
“江湖的恩怨易结不易解,你想为你义父周全,今后就要多行善事,将来或许有机会为他斡旋。”
张无忌自幼受父亲教导,知善恶也懂是非,见她设身处地为自己考量,既感激又振奋:“是,我一定好好学医,今后治病救人,想办法让因义父而害命的人家宽宥他。”
他不由生出希冀:“若我能求得他们的原谅,义父是不是也可以回到这里,不必在荒岛受苦了?”
“或许,但‘求’是没用的。”钟灵秀道,“你好好长大,做一个可靠良善的人,机会自然会出现。”
他连连答应,发誓一定好好做人。
钟灵秀注视着他稚嫩的脸孔,微微一笑:“那就好。”
也许,主角的确要经历千般险境,遭遇种种不幸,不改初心,才能成就后来的事业,但仅仅因为是考验,就放任一个小孩儿遍体鳞伤,数次面临致命危机,实在不符合她的观念。
既如此,不必再理会所谓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