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115章 额外的历史要素

第115章 额外的历史要素

在大爻都城中,官至持金吾的武飞,还是接受了戍帝给予的编练新军的任务。——毕竟作为要成为驸马的人,属于外戚阵营,应当为皇帝做一两件事情。

关于练兵,戍帝采纳了武飞的建议,即,从纤夫队伍中招纳士兵,但是用人方面,戍帝塞给了武飞的一个名单,这些都是勋贵。一共是二十来人。

对此,武飞的回应是,名单上至少要「两百人」,因为自己要筛除掉七成。并且自己还要写信从家中那儿要来二十人。

戍帝允了。

经过先前对渤郡叛乱剿灭失败后的功亏一溃,戍帝虽然不说,但已经清楚湛卢军等京师已经糜烂了。知晓,如果送过去勋贵子弟不进行一轮筛选,以及让外师新血来鞭策,那麽还是兵熊熊一窝。故,默许了武飞的条件。

武飞这边呢:如果真的要完全杜绝朝廷的勋贵进入新军,那是不可能;戍帝要的新军,首先是「可信」,其次才是「有战斗力」。——武飞是知晓其底线,也进行了妥协。并且卡在了戍帝的边界线内,尽可能索要更多权力。

然而武飞还有个要求就是,索要了大爻都城的东市,作为新军的防区!并在东北方向上一块多条河流交通临近的空地区域,划出一块地修建营房,武飞将此地命名为小站。

无他,东市内运河流量足够大,这里「油水」多。可以养军。这也就是宣冲让武俱往等义子们去查那儿的出货量情况。当时东市的那些帮派们,没把刚刚上任的金吾卫当一回事,所以下面市井商贩们毫无戒心的将一些基础信息全部透露给了武俱往他们。

爻都帮派们消息很灵通,知晓武飞获得任命后就会把武飞情报,放到黑市中卖给不缺银子的人。而整个东市的消息灵通之辈都会对武飞这个外来户提防。

届时武飞要是再想要得到任何有关东市的消息就难了。

尤其是武飞在练兵触犯到一些人利益的时候,其各家关系都会上场,连街边苦力都会被提前威胁东市的任何人不得和武飞这边有深入交流。

…现在卑鄙的外乡人登场了…

在小站的哨场上,穿着鲜亮的军官团,带领着穿着黑色牲口服装,纤夫转行的兵丁们,在哨兵场上站立。

穿着鲜亮的是外戚勋贵,几天前还吊儿郎当的,但自从被武飞一下子踢走三分之一后,留下来的都是能服从命令的。

而这些愿意服从命令的,武飞也都都一一对话过,了解到他们都是家族中庶出子。毕竟大爻更高层也都揣测到了戍帝的用意,这支新编部队是拉出去用的。简而言之,是上战场,有一定风险。所以没有把嫡子拉上来。

在搞明白这些愿意留下来的家伙的成分后,武飞就没有要求他们和纤夫出身的兵丁们一起同吃同住。

武飞:毕竟他们现在仅存的上进心,就是未来有朝一日在家族内能够跃迁,你不能一上来就让他们先体会到阶层下降的感觉。

所以军中必须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安排,军官有着单独伙食体系,单独的营帐安排。

当然武飞本人等级制必须是最高,在校场上亲手揍趴下了十五个挑事刺头后,武飞奠定了自己老大位置,相对于武恒羽的怪胎,宣冲是打不过,但是对于这帮子没上过战场新兵蛋子,在被武飞煞气晃了心神后,就被放倒,用马鞭勒住脖颈窒息晕过去了。

在最后勒晕了一个叫做李孝荣的大个子后,武飞看着剩馀的人嘲讽道:诸位欠我几个人头了?——这些出身贵胄的家伙们,自此放弃了和武飞暴躁的路线。

在压制住了这帮家伙后,武飞反倒是把挑战者们给记住了,重点关注他们表现,在他们稍微服从后,立刻赞叹后,将军法管理权下放给他们。快速的打拉这一波。无外乎就是画饼:好好干,陛下在看着你,在我这保你们能打出一片自己的天。

我飞:虽然古话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在统治阶层内的拓展应用就是「不是不服从管理,但是你不能像管贱民那样管我。」

所以,武飞在训练这波从朝廷送过来的勋贵士官时,其训练体系和处罚体系,和大头兵是截然不同。而恰恰如此,训练持续下去了。

在操场上,一个士官被武飞惩戒做了二十个伏地挺身后,紧接着他对其手下大头兵们进行了一百个伏地挺身的惩罚。

这就是武飞给这些勋贵们的权限,自己不会越级惩戒大头兵,而惩戒大头兵的权限是他们的。

武飞:不要搞什麽平等和谐,现在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方式,就是士官们把操典给迅速掌握了,只要能快速掌握,这特选等级是应该的。

…宣冲:训练帝国主义部队有帝国主义法子…

随着操场上的步操进行时。

武飞对前来看练兵成果的黄门顺口进行索要:「一支军队要维持战斗力,必须要有上进心。而激发上进心,则是要准备好对应赏赐。」

宫中来的黄门原本对这步操很满意,但是在听到武飞又要索要,微微一顿,对武飞提醒道:「将军,陛下对你隆恩甚厚。你还需自勉。」

显然是觉得,武飞三番五次的朝着戍帝要这要那,可能是会把戍帝的耐心给消耗掉了。

然而武飞装作是没听懂,其实也没必要辩解,因为双方不是同一类人,想不到一块去。

黄门是奴仆思想了;奴仆认命了,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帝王给的,故自身觉得自己没资格索要,索要的越多,就越远离陛下,

而武飞这是「士人」思想,现在不是自己朝着皇帝索要,而是给皇帝办事情,办事情没有资源是不行的,要的资源越多,办的事情越多。

武飞:「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我为陛下计,赏赐要精打细算,才能支撑起来新军规模;故,士官和普通军士要分开赏罚。校尉那儿恩威够了,但军士这边,我还需要陛下能多给予一些雨露。」

宣冲从兵法中找出了佐证进行劝说:「勋贵们出身的军官们,现在上进所争的是「简在帝心」的前程。而从纤夫中招募的兵丁,如何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效勇是值得的呢!」(宣冲:李靖没有传给侯君集的一些东西,是有道理的)

黄门停顿了一下,询问道:「将军觉得要什麽,不妨明说。」

武飞张开嘴替东市军子弟索要:「东市都尉的职位,以及一些特罚的权力。」

…视角来到天空宫殿上…

戍帝看着前来的黄门,细细的思索。

黄门见状试探:「陛下,这南蛮子,不识礼术,奴去训斥。」

戍帝:「没让你说话。」

随后戍帝挥了挥手,黄门在一旁安静待着,不过他自觉已经晓得了圣意了。

戍帝开始爻算,在爻算过程中,他掌心紧紧握着的那一抹炽红色光,一直是在手心,没有任何脱离,但是随着爻算的剧烈,猛然爆发煞气,还是让戍帝掌心出现了灼伤。

戍帝皱了皱眉头,微微握了握掌心,在确定「炽虹」没有脱离还是很稳定后,虽然有一点点烫手。

掌握江山,如握荆棘;掌握贤才,如握燃炭。

在国家充裕时,是可以有选择的不用;但是现在国势窘迫,可不能因为怕疼,就把到手可用的棋子给丢掉。

戍帝命令一旁人拟定旨意,随后一旁玉玺悬浮,盖上印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