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咒禁山海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降异象:五色鼠妖,国有巨贪!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降异象:五色鼠妖,国有巨贪!

由十几艘大型福船组成的船队靠港,几百号大多衣衫褴褛的大昭人拖家带口「哗啦啦」走下帆船。

纷纷对着屹立在港口上,浑身金光灿灿的靖王爷神像,跪地痛哭:

「拜谢靖王爷丶靖海王救我全家老小性命。」

「此生当牛做马也要报此活命大恩。」

少数夸张的还学着戏文高呼:「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心情稍微平复之后,东海国的户部官员们才上前维持秩序,一个个对他们登记造册,列入东海国户籍。

「富贵,这段时间大昭来的流民可真多。

你把他们接到东海国来,不光解决了他们的生计,还扩大了咱们的主体民族,做了一件两全其美,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沈月夜看着自家师弟,明媚的双眸里闪闪发光。

王澄早就趁着《海权论》的东风还在持续发酵,对大昭沿海的所有港口城市发出招贤令。

有意者可以去月港或者就地搭乘商船至东海国报导,船资都由东海国报销。

如果商人能带着流民过来,还能抵消关税和港口管理费用,比直接花钱更划算。

王澄一开始交给罗文龙的那两朵五庙神藏花,可不是白白送给了社稷主。

他没有要别的实物奖赏,只要求他默许各大府县放人。

这不是什麽让皇帝为难的事情。

大昭王朝末期气象已显,这年头吃不上的饭的流民到处都是,年年都有人揭竿而起。

对统治者来说这些曾经「种田的人」都是动乱的源头,巴不得远远送走。

等他们到了东海国,立刻按照九藩岛原本的行政区划分成九个府,浩浩荡荡填充人口。

青衣仕女模样的书蠹精主持登记造册,将三卷《水浒传》原稿展开,召唤书中世界降临。

《水浒传》到了王澄的手里,只能用来当一座移动仓库,还是一个有着另外七个出入口的公共仓库。

利用程度比凤洲山人还要低,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拿来对敌。

书蠹精倒是已经成功就职【小说家】,将这书中世界当成了新家,开始慢慢开发。

配合【燮理阴阳】只与那些流民稍微交谈两句,对他们的大体情况就已经了如指掌,录入书海当中。

士丶农丶工丶商丶兵适合干什麽也就有了去处。

大昭有高达四成的识字率,虽然是只要会写自己名字就统计在内,但比起倭人,那也绝对是高质量人才。

不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读者,哪有如今小说业和印刷业的蓬勃发展?

就算流民中再没用的闲汉,也能当「种人」去偏远山村「夜爬」,从根本上替换本地人种。

如今这早就不是第一批流民,所有事情都乾的井井有条,不需要王澄插手指挥。

抬手一招,这一批人的详细信息就呈现在他和沈月夜面前。

不出所料,他们变成流民的主要原因还是土地兼并,大地主隐匿人口,为了躲避赋税丶徭役丶地租的围追堵截。

虽然现实有些残酷,但不得不承认,土地官绅集团越强,流民越多,东海国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在这个时间节点,刚好吃下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都是青壮丶少年,老弱病残根本流不起来。

王澄估计,全大昭大概有六百万流民,占在籍人口的十分之一。

但这只是在籍人口,也就是需要交税的丁口。

大昭人口的实际数量可能在1.6亿到2亿之间,在籍人口和隐匿人口两相对比。

就会发现谁才是大昭真正的主人实在是有些难说。

有这些流民做补充,主体民族反过来压倒九藩岛上150万倭人也不是什麽天方夜谭的事情,多给他一点时间早晚都能办到。

但那时整个瀛洲都应该落入他的手中了。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王澄突然蹙眉。

他发现除了土地兼并这个共同的主因之外,在这一批流民的经历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共同点。

很多地方都在闹一种名为【五色鼠妖】的天灾!

当地士林中那些最有学问的人跟他们说:

「天子得了天命才能统治人间,『天人感应』之下某人失德,天道才会降下异象。

所谓:五色鼠妖,国有巨贪!」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