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源看来,修行是在追求身心的升华,每前进一步的风景都吸引着人继续向上攀登。
这就跟人生一样,哪怕尽头是死亡,也不影响将这一生过的精彩无比。
冯耀点头,心思重重的招呼着金凤,离开了山谷。
都说求仙,但明白仙到底是什麽后,还有多少人愿意求仙?
逆生三重无法通天,这是在掘玄门三一门的根。
但仙的本质,却是在掘所有玄门的根,冯耀终于体会到了大盈仙人最后时刻的心思了。
……
傅源见过最强大的人,莫过于安灵灵,一念化世界,一念化众生,但安灵灵不是仙。
她只是一个神通莫测,灵法强悍的人,她可以轻而易举的抹除这片山谷,灭杀紫阳的仙意。
但依旧无法否认,紫阳是仙,安灵灵是人,双方物种已然不同。
仙,跟能力大小无关,跟手段强弱无关,仙,只是一种态度,不喜不悲,无思无想,超然物外的态度。
冯宝宝,就快要成仙了。
最明显的便是她头顶射出的华光,隐约汇聚在头顶上空,宛若一朵云霞,也如同一朵花。
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轮回种子,修道者心必空于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
这是冯宝宝的精气升华所致,炼精化气,又称「人花」。
金丹之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并非先后次序,不是说先炼精化气,然后炼气化神,而是一个并列的修行。
冯宝宝以十岁幼童之躯,越过了「赤龙」阶段,精血充盈,所以「人花」第一个绽放。
「人花」的绽放,只是冯宝宝的精气无损,抢先一步积累足够了。
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于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
冯宝宝以幼童心智入定修行,浊气也被炼化,情欲不起波澜,所以在她头顶,代表「炼气化神」的「地花」,也已经逐渐汇聚,也看着便要盛开。
唯独代表着「练神返虚」的「天花」,却始终只是华光,无法汇聚成形,这代表着冯宝宝的「神」,始终不能返「虚」。
时间又过去数月。
冯宝宝的「人花」,「地花」都已经绽放,已经完成了「化气」,「化神」的过程,只剩下「返虚」这一步了。
何为「返虚」?《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
守静笃,就是守「一」,守住自己的灵台,使得神智清明。
而致虚极,则是「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的恍惚状态。
既要守住灵台,保持神智,又要「返」还先天婴儿状态,恍恍惚惚,最接近道。
婴儿虽然恍惚,但守不住自己的灵台,冯宝宝的心智,也守不住灵台,便有了可趁之机。
三花绽放其二,便有「人」来取代第三朵「天花」。
傅源一直守着,在某一个瞬间,时间停止了!
空中飘荡的尘埃,固定在虚空,密室燃烧的灯火,停止了摇曳。
傅源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呼吸停止了循环,血液停止了流动,心脏停止了跳动,一切都凝固了,包括他自己。
恍恍惚惚中,似乎有什麽东西汇聚于密室内,钻入了冯宝宝体内。
她头顶的第三道华光,开始汇聚成云霞……
却又在云霞汇聚的下一瞬,奔溃瓦解。
一股强烈的浩然意志,通过冯宝宝手腕上的「定风波」,阻止了这个过程。
时间停止了,但傅源的意志,却超越了时间!
他以自身浩然意,守护冯宝宝的灵台。
这是意志的对抗。
冯宝宝头顶的第三朵云霞,不断地汇聚,又瓦解,汇聚,瓦解……不断循环。
直到某一天,冯宝宝突然睁开眼,用一种陌生的眼神注视着傅源。
眼神中,充满了恶意,仇恨:
「又是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