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18章 辽王覆灭

第118章 辽王覆灭

洪朝选脸色狰狞的说道:

「辽王是否有罪,还需要本使勘察,你一个区区副都指挥使,竟敢抗命?」

就在这时候,施笃臣从辽王府内走出来,而他身边是一名身穿宗王蟒袍,却被五花大绑的中年人。

被绑的自然就是辽王朱宪炜。

施笃臣接过了俞大猷手里的军旗,对着洪朝选说道:

「洪侍郎,辽王聚兵谋反,此案已经不是你我能审理的了,必须要将辽王和一干案犯解送京师,请阁部会审,陛下圣裁。」

洪朝选不甘心大势已去,他强自说道:

「辽王谋反?你有什麽证据说辽王谋反?」

施笃臣叹息了一声说道:

「洪侍郎,荆州城内数万军民,都见到辽王府内升起了大纛,举旗谋反,这还需要证据吗?」

施笃臣又说道:

「如果不是俞都司刚刚到任,又领兵在荆州附近巡营,真让辽王起兵闹起来,洪侍郎你担得了干系?」

紧接着施笃臣话锋一转说道:

「自勘辽使团抵达荆州后,洪侍郎处处维护辽王,难道洪侍郎和辽王勾连,也要谋反?」

施笃臣的指控可以说是很严厉了,而且随着施笃臣说完,更多训练有素的士兵从辽王府跑出来,这些人列队整齐训练有素,很快就将洪朝选一行人给包围了起来。

申时行暗暗疑惑,湖广竟然有如此精兵?

对了,这个俞大猷,申时行才想起来,这个名字他曾经听苏泽说过,是当年追随胡宗宪在东南抗倭的名将。

俞大猷为什麽会在湖广?还正好是湖广副都指挥使?

正好巡营到荆州?

申时行身后冒出冷汗,他看向辽王府,作为藩王府邸,而荆州又是军防重镇,辽王府其实是按照军事要塞来建造的。

能这麽快攻破辽王府,生擒辽王,这绝对不是疲敝已久的荆州卫所兵能做到的,这定是俞大猷在东南抗倭训练的精兵!

想到了这些后,申时行才明白自己师相的手段。

就算是辽王不举大纛,只要放出点辽王造反的风声,那巡营到荆州的俞大猷就能立刻领兵「平叛」。

张居正根本就没想给辽王活路!

这就是阁老的手段吗?

想通了这些,申时行对权术又有了新的理解。

他同情的看向洪朝选,这一路上洪朝选看似处处主动,实际上早已经落入陷阱中了。

施笃臣对着洪朝选最后一施礼,接着说道:

「本官是湖广按察副使,辽王谋反,都指挥副使俞大猷领兵平叛,现在本官押送一干人犯赴京,就此告辞!」

说完这些,施笃臣直接不理睬洪朝选,将辽王塞进囚车,直接向城外而去。

等到施笃臣离开,洪朝选一系的官员们立刻围在洪朝选身边询问对策。

洪朝选终于从失神中恢复过来,他长叹一声说道:

「还能怎麽办?还不快点上书,辽王谋反,消息要在施笃臣进京之前送到朝廷!」

喧闹后,申时行回到房间,他提起笔看到了窗角中的鸽子,连忙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写下来。

塞进信笼中,申时行打开窗户,一直都安静待在房间里的鸽子张开翅膀,转眼就飞出窗外不见了。

「子霖兄这鸽子当真是成精了。」

申时行喃喃道,紧接着他开始搓手,以苏泽的政治敏锐力,在辽王造反消息传到京师前的这段时间差内,苏泽又能谋到多少好处?

申时行又叹息了一声,自家妻妹就是性格太跳脱了,自己还没来及的说亲,就被赵阁老家的捷足先登了。

——

两天后,当【飞鸽传书】飞入史馆,落在苏泽的桌子上,苏泽打开信笼,立刻将申时行的信传给沈一贯和罗万化看。

他紧接着在书桌前坐了下来。

俞大猷竟然被张居正调去了湖广,这说明张居正早就在准备对付辽王了吗?

湖广副都指挥使,这个职位当真是十分的巧妙,不像是一省指挥使那麽扎眼,却能起到和指挥使一样的作用。

正如施笃臣这个湖广按察副使一样。

学到了,不起眼的副职,放在关键位置上,起到的作用不比正职小,还更隐蔽。

也对,苏泽在上《平戎策》的时候,向内阁推荐了东南抗倭的三人,文臣谭纶丶武将戚继光俞大猷。

戚继光被高拱收编,如今担任大同总兵。

谭纶被张居正推荐,担任了蓟辽总督。

原来张居正也招揽了俞大猷。

湖广副都指挥使,这是个临时差事,现在俞大猷应该押送辽王进京了。

俞大猷是这个时代少数陆战海战全能的将领,苏泽建议在登莱开港,正需要俞大猷这样的名将坐镇!

不行,要想个办法把俞大猷要过来!

苏泽进一步想到,这次内阁如此沉默,到底是被外朝发难打得措手不及,还是阁老们设的局?

苏泽越想越是觉得更有可能是后者。

这可是隆庆朝的内阁,每个阁臣都是镇压一世的大能,可不是万历朝费拉不堪的内阁。

苏泽又想到了明年的京察,再想到沉默的吏部,结论就呼之欲出了。

内阁这帮人精也太可怕了!

苏泽又想到前世读过的那些历史文,真以为穿越到古代就能大杀四方啊?如果自己没有系统,怕是连施笃臣都玩不过。

但是提前得到辽王造反等消息,事情就好办了。

苏泽在辽王造反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前,疯狂的上书弹劾辽王就行了。

苏泽只要疯狂的拉仇恨,那些内阁隐藏的敌人就会跳出来攻击自己,那就正遂了阁老们的心愿,就等于刷了内阁阁老们的声望。

这对于积攒了丰富拉仇恨经验的苏泽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情。

看到苏泽正在写奏疏,沈一贯也立刻反应过来,拉着罗万化说道:

「一甫兄,今天开始我们就每日一封奏疏,弹劾辽王!」

罗万化似懂非懂,还是点头应了下来,反正跟着苏泽走总是没错的。

接下来几天,和苏泽预料的一样,随着苏泽丶罗万化丶沈一贯连续上书,请求朝廷严惩辽王革除辽藩,更多的大臣跳出来攻击三人。

甚至都因为苏泽的搅局,让原本进攻内阁的官员们,都反过来开始弹劾苏罗沈三人。

内阁四位辅臣都哭笑不得,苏泽每次出手,都能立刻成为风暴中心。

但是也多亏了苏泽,不少暗中反对内阁的大臣,也趁机跳了出来,让高拱的名册上记录了更多的名字。

就这样,十一月二十日。

施笃臣派遣快马,急遣往京师的奏疏,送到了内阁的案头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