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131章 截杀潜龙卫,来自皇帝的反击!

第131章 截杀潜龙卫,来自皇帝的反击!

「是。」

一众东厂番子连忙处理起了驿站的一切。

次日,太极宫深处,一间幽暗阴森的宫殿中,潜龙卫统领正在聆听下属的汇报。

「大统领。」

「我们派出去的小队已经销声匿迹。」

「沿途的官府没有发现一丁点蛛丝马迹。」

「啪!」

潜龙卫大统领李简猛地一掌拍在桌案上,满脸不可置信:「什麽?」

「他们最后途径的地方是哪里?」

「禀大统领,是朔州。」

潜龙卫说出了一个地名。

「朔州。」

顿时,李简眼睛中露出了莫名的异色,朔州出去就是塞北了,偏偏在这里出事,很明显,有人不想让他们出塞,这些人的目的究竟为何?

想到这,他没有片刻迟疑,径直朝着甘露殿走去。

片刻后,甘露殿中,李世民注视着他,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说,一整队潜龙卫全部消失在了朔州。」

「你猜测是有人在刻意截杀,目的就是为了让潜龙卫不能顺利出塞。」

「是东宫那些人做的?」

「陛下。」

李简低眉垂眼,恭顺道:「除了他们,天下还没有任何一支暗力量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个孽子。」

李世民已经完全压抑不住内心的熊熊怒火,大声咆哮道:「截杀朕派出去的人,他想要做什麽,他要造反吗?李君羡北上已经三个多月了,难不成朕的百骑司统领也被他杀了不成?」

「陛下。」

李简再度出声:「末将以为武连县公应当没有事。」

「嗯?」

目光一凝,李世民充满压迫感的龙目就这样注视着他。

「潜龙卫是为了寻找武连县公。」

「他们这麽做恰恰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太子殿下不想让人武连县公在哪里,或者说太子殿下不想让人知道他在做什麽,这样一来,武连县公并没有任何值得太子殿下出手的理由。」

「一个大唐的开国县公死在草原上,带来的必将是朝堂天翻地覆的影响。」

后面的话,李简没有说,李世民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那就是李承乾没有任何理由要杀了李君羡。

「他究竟在做什麽?」

恰恰如此,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好奇心愈发浓烈。

从去岁到现在,半年时间了,除了覆灭薛延陀,还没有任何消息表明太子的动向。

长安三王角逐,东宫巍峨不动,难道他就不怕自己的储君之位落在别人手上?

「陛下。」

「末将以为或可命人召河西郡王回京。」

突然间,李简提出了一个建议。

「你觉得他在河西?」

李世民瞬间反应过来。

「太子殿下做事向来谋而后动,塞北是如此,河西亦是如此。」

「河西郡王亲事府的十六名执仗亲事丶十六名执乘亲事都出自东宫卫士。」

「近半年来,东宫与河西来往密切,工匠丶流民源源不断的输送前往,河西郡王甚至将兰州都督府从兰州迁至鄯州,鄯州本为西平郡,辖湟水丶化隆2县,毗邻吐谷浑丶党项诸羌。」

「去岁,河西郡王亲率典军马巍丶姜岳丶副典军锺骞丶邓憬丶十六名执仗亲事丶十六名执乘亲事丶三百三十三名亲事出兵扫荡河曲地区。」

「党项诸羌尽皆臣服,河西郡王于河曲地设立了定羌都尉,党项羌人头领拓跋渊为定羌都尉。」

「河西羌人尊奉其为大唐天将军!」

一则消息从潜龙卫大统领李简口中说出,震惊了甘露殿。

「天将军!」

「好一个天将军!」

大唐皇帝李世民连着念叨了两遍,眼中似有对李象的赞赏之意。

以三百多人征服了近百万党项羌人,从李象身上,他看见了昔日自己作为秦王时平定天下的风采,那时的他以三千玄甲军破十万敌军,擒两王:王世充丶窦建德,骠锐勇悍,风头无两。

「陛下。」

「河西郡王迁徙了三十万羌人及河西各族约二十万于湟水畔筑西宁城。」

「河西郡王府就设在了西宁城中,召党项羌人殿前听用。」

「据悉,西宁城有五万驻军,党项人亦可随时抽调五万骑兵为其所用。」

「呼!!!」

深吸了一口气,李世民再也不淡定了。

当初之所以敕封李象为河西郡王,虽说有些许期待,却并不是他真正的想法,他只是想藉助这一举动来打压东宫,抬高魏王李泰的声望。

谁能想到,一个11岁的少年竟然真的在河西打开了局面,征服党项诸羌,引以为己用。

可以说,李象现在已经拥有了大唐仅次于太子承乾的兵权,还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威望,简直不可思议!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

「潜龙卫暂时不露面,李君羡暂不必管。」

『???』

李简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面前的君王。

百骑司的统领远在塞北,音讯全无,潜龙卫一队人销声匿迹,太子这已经触碰到了皇权,李世民竟然一点都不动作,这怎麽回事。

「朕想看看,高明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眺望河西方向,李世民幽幽道。

身为大唐皇帝丶天可汗丶万王之王,他有足够的自信压得住自己的儿子丶孙子。

既然李承乾能够覆灭薛延陀,那麽,未尝不能做到化吐谷浑之地为大唐国土,哪怕失败,大唐现如今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控制局面,河西道丶剑南道丶关中道府兵足以应对一切潜在变故。

「是。」

既然李世民都这麽说了,李简也不能再说些什麽,只得转身离去。

「来人。」

「陛下。」

御前内侍匆匆上前。

「传诏,河西郡王降服党项诸羌,有功于社稷,晋河西王爵,行亲王事,食邑三千户。」

「取缔兰州都督府,以河西王为护羌都护,治西宁城,另立定羌都尉,以党项羌人头领拓跋渊兼之。」

「兰州都督府一应属官归入河西王府,授河西王临机决断之权。」

「河东郡王李欣治河东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河东家给人足,赐王府一座,食邑八百户,授雍州刺史。」

沉思之下,李世民接连下了两道诏书。

「是。」

御前内侍立即前去门下省传诏了。

这一道诏书的出现引起了整个朝堂一片哗然,更是引起了长安的喧嚣。

太子长子嫡子封唐王,食邑五千户,庶长子封河西王,食邑三千户,已然冠绝皇室诸王,试问谁又能不为之震惊呢?

魏王庶长子开府建衙,返回长安,太子庶长子却远在河西,两相对比,让人唏嘘不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