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120章 太子之名远扬,四夷为之颤栗!

第120章 太子之名远扬,四夷为之颤栗!

「末将在。」

苏烈赫然起身,恭敬的准备聆听太子诏令。

「看看这个。」

随手一扔,李承乾将手中的帛书丢到了苏烈怀中。

「呢呢!」

微微一惬,苏烈接过帛书,打开之后,细细查看起来,没一会儿,他脸上露出了错表情,不禁抬头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这是....」

「大唐军制承袭前隋,确切来说,来自于北周。」

迎着苏烈的目光,李承乾缓缓道来:「府兵制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明显。」

「兵农合一,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不单单兵刃丶马匹自备,还在全国设有负责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优势在于解决了国家的压力,劣势在于将压力转嫁给了这些百姓。」

「单单是解决世家门阀,让均田制维持下去还不够,军队是国家的矛和盾,必须要预先准备。」

「府兵可以作为地方守备兵力,以备不时之需,却不能做为中央机动兵力和边防之军。」

「否则,一旦府兵损失殆尽,不只是边疆会遭到敌人攻击,地方同样会不稳。」

「孤以为大唐军制须得言明权责,分为三种,第一,负责戌卫长安的机动兵力,相当于十六卫;第二,负责戌卫边疆的军队,专司戌卫及开疆拓土;第三,地方守备兵力,用以维持地方稳定,补充边军。」

「三者可以形成一种循环,即地方兵力补充至边军,边军悍勇之辈调入中央。」

「殿下英明。」

在场众人要麽是家学渊源,要麽是实践出真知,全都察觉到了这份军略的前瞻性。

地方丶边防决不能混为一谈,边防溃烂,那麽,地方同样会溃烂,相反,二者分开,

就算边防失守,地方一样可以坚守一段时间,等到中央兵力驰援。

而且,地方守备兵力与边军丶中央军形成一种良性的普升机制,确保朝廷始终掌握最强战斗力的军队。

「殿下。」

苏烈脱口而出:「您打算让府兵直接变成地方守备兵力,以十六卫为机动兵力,然后重新构建边军体系?」

「然也。」

回到上首座下的李承乾继续道:「地方守备兵力并不需要多麽好的武器装备及甲胄。」

「只需要配备皮甲丶横刀丶长枪丶长弓即可。

「这样的话,对于均田的百姓无疑是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边军及中央军的武器铠甲丶战马都由朝廷负责,他们只需要杀敌即可。」

府兵一身装备价格不菲,哪怕是寻常的步都得售价几贯钱,这对于府兵家庭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府兵制的崩溃源于均田制,同样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大唐把府兵所在的军户当做免费劳动力,不管是杀敌,还是服役,可劲用,用到最后,府兵卖了田,直接不干了,这种压榨,牛马看了都得落泪。

「嘴!!!」

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要真是这样的话,边军丶中央军固然有强大的战斗力,但朝廷的压力可就太大了。

「兵部将居延都督府丶云中都督府的提议递交至三省,再到御前批覆。」

「孤以为这种调整远远不够,须得重新严明军制。」

「例:都督府不再设立上中下三等,都督品阶相当于长安十六卫将军。」

「都督府之上,为大都护府,辖制一众都督府边军,品阶相当于大将军。」

「以大唐目前的情况下来看,并不需要设立过多的都督府,西部设立松潘都督府丶南中都督府丶安南都督府,东部设立东胡都督府丶平辽都督府,北部沿用居延都督府丶云中都督府及燕然都督府。」

「都督府治下军制宜简洁明了,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丶副什长,二十五人为一夥,设伙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正,一百五十人为一屯,设屯长,五百人为一曲,设军候,两千人为一营,设军司马。」

「五千人为一校,设校尉;一万两千人为一旅,设旅帅;两万五千人为一卫,设中郎将。」

「副什长为从九品,什长为正九品,伙长为从八品,队正为正八品,屯长为从七品,

军候为正七品,军司马为从六品,校尉为正六品,旅帅为正五品,中郎将为正四品。」

「都督府下辖两卫,即五万人,都督为正三品军职。」

李承乾一五一十的讲述了边军的构想。

「呼!!!」

薛仁贵丶苏烈等人不由得长吐出一口浊气。

如若按照这个军制,那麽,大唐的都督府足以应对局部战争,确实够用。

「我已经告诉了秦怀玉丶赵节丶贺兰楚石。」

「他们将会严格按照这一军制,先行募集一卫,两万五千人。」

「你明白吗?」

深深地看了苏烈一眼,李承乾叮嘱道。

「末将明白,燕然都督府同样从薛延陀部众丶五州铁勒中募集两万五千人。」

苏烈心领神会,郑重应道。

这份改制方案必然要到李承乾上位之后才能全面铺开,他现在这麽做相当于站队。

「好。」

「我已命刘仁轨前往接替王玄策,主持燕然都督府事宜。」

「既然你都回来了,那这件事还是交给你亲自去办。」

「三千突厥精骑一并交给你带往燕然都督府。」

摆了摆手,李承乾下了逐客令。

「多谢殿下。」

苏烈心中一喜,连忙转身下去安排了。

三千突蕨精骑跟着他一路征服外铁勒五部,早已淬炼成精锐,且如有臂使。

有了这支军队,他这个燕然都督府要站稳脚跟就更容易了。

至二月中旬,北庭副大都护张公谨丶宋君明分别从居延都督府丶云中都督府带回了七万羌人丶鲜卑人;十万突厥人,并燕然城原有薛延陀部众,一度达到了五十万人,立有十万北庭军。

铁勒八旗各自迁徙到了划定的区域,并且在工匠的指导下,开始了建造城池之路,草原丶漠北一片欣欣向荣之景,改变了自古以来厮杀不断的局面。

二月下旬,大唐燕然都督丶武邑县公苏烈领三千精骑巡弋小海,选址定立余吾城丶北海城丶玄阙城丶瀚海城丶柏海城之址,北海五州由此奠定了基础。

白霄酋长伏弗领受大唐诏令,举族迁往霄族故地,东胡都督贺兰楚石领五千骑传告契丹丶库莫奚丶室韦,潢水以北为大唐设立扶馀州,并有两千馀名汉人工匠丶数千农夫随行,于潢水畔建造夫余城,开垦农田。

一时间,西突厥丶葛逻禄丶突骑施丶点戛斯丶室韦丶契丹丶库莫奚等族群势力无不侧目,一片颤栗。

太子李承乾之名从大唐治下开始向辽东丶西域等地扩散,俨然成为了又一个「天可汗般的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