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后的岑文本恭敬的站在原地,认真回道。
从这一刹那开始,他不再是孤家寡人,而是太子之臣,理当为东宫效死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孤的第一道诏令是以东宫之名,择取地方庶族士子,赠以典籍丶钱帛,支持他们参加进士科考。」
「一应通过士子,安排至地方任县丞丶县令,为官一方,造福乡梓。」
「太子殿下。」
岑文本脸上露出了一抹惊惶之色,劝说道:「东宫这般作为,陛下那边...」
「无妨。」
李承乾不以为然道:「你小瞧了他,他在乎的是孤结交朝臣会影响到龙椅的稳定。」
「像这等事,他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因为孤所做的便是他想要做的。」
「难道这些寒门出身的士子考取了进士就不再是陛下的臣子了?」
「别看这些人只是当县丞丶县令,可这些人才是星星之火,有朝一日,这些寒门士子登临州官之位,那便是我大唐天下不再需要依仗士族门阀的时候。」
「若是太极宫来做这件事,天下门阀必将群起围攻,因为他是天子,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人看在眼里。」
「但孤不一样那个,孤只是太子,东宫失去了士族的支持,所有人都以为孤是在垂死挣扎。」
「是,臣明白了。」
闻言,岑文本恍然大悟。
正因为是东宫,所以他们可以去这麽做,招揽那些连官都不是的寒门士子,皇帝不会忌惮,甚至会坐视不理,因为这些人同样是皇帝的臣子,为皇帝所用。
而士族门阀只会对东宫这一举动唾之以鼻,他们从来都看不上那些所谓的寒门士子。
要不了几年,这些寒门士子出身的地方官就会成为大唐的基石,哪怕失去了士族门阀,他们一样可以稳定地方,安定民生,这才是堂皇阳谋。
「对了,有件事,你还得亲自去办。」
「呃呃!」
岑文本有些摸不着头脑。
「吴王妃善妒,入吴王府十年未曾诞下子嗣,却又不准吴王纳嫔妾。」
「如此妇人,怎能为我皇家之媳。」
「孤听闻兰陵萧氏多淑女,不若请先生牵线搭桥,为三弟寻一佳偶良配。」
李承乾叮嘱道。
「太子殿下想让吴王收拢江南士族?」
一听这话,岑文本立马反应过来。
「既然山东士族打定主意跟孤过不去,这些小老鼠在暗地里折腾,多少有些烦。」
「青雀之所以不停地蹦躂,不就是因为朝中除了孤之外,就剩他一个参政的皇子。」
「倘若孤请命召诸王回朝,你说有没有意思。」
捏着下巴,李承乾一脸戏谑的说道。
『唰!』
岑文本眼前一亮,赞赏道:「太子殿下高瞻远瞩。」
「若吴王妃出自兰陵萧氏,江南士族必以吴王为首,汇聚成另一股朝堂势力。」
「到那时,山东士族支持的魏王与江南士族支持的吴王必将角逐,哪里还有心情招惹东宫。」
关陇八大家之中,琅琊王氏丶陈郡谢氏丶兰陵萧氏都是江南士族的扛鼎者。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晋朝衣冠南渡之后,琅琊王氏丶陈郡谢氏几可与司马家并驾齐驱,足可见其权势之重。
兰陵萧氏是后起之秀,两朝天子,九萧宰相,南北朝对峙中,齐丶梁都是萧氏族人所建,显赫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