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剑出大唐 > 第一章:太平道

第一章:太平道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雍丘太平教道场,周奕半卧竹榻,脸盖一册古籍,封面上书着五个大字:「老子想尔注」。

经书遮掩,旁人自然瞧不见他正郁闷。

竹榻旁置一炕桌,长约五尺,中间放着顶混元巾,两沓符纸,左右两端各有一名小道童,一男一女,约摸十二三岁。

他们手执一页竹简,观摩上面用朱砂画的禳灾符。

女娃侧首睃了周奕一眼,称奇道:

「师父的符水真灵验,五日前师兄还是个活死人,现已生龙活虎。」

「应该是师父道法高明才对,」男娃仰脸露出神秘兮兮的表情。

「那夜我被一阵锁链声惊醒,见师兄房中烛影摇曳,窗纸上映有两团黑影,想是阴间牛马前来拿人。

幸得师父拿出五岳真形镜,沟通阴阳,足足照了一个时辰,总算收回师兄魂魄,这才醒转...」

「哎哟~!哎哟~!」

二娃捂着脑袋叫痛,周奕手持《老子想尔注》,左敲右打。

「不用心做课业,还沟通阴阳,师父能有那个活吗?」

晏秋捂额叫屈道:「江湖上精通巫术的灵媒婆子可不少,比如四川合一派的通天神姥,她就能沟通阴阳。夏姝,你说是不是?」

「是。」小女娃缩着脖子,「但通天神姥乃是合一派前辈高人,你用灵媒婆子称呼太过不敬。」

「再者师兄乃是中毒,自然是符水解了毒。」

「……」

两个天真的家伙,周奕闷色稍解,轻轻笑了笑。

他们争执一通,见师兄不理会,遂又凑了上来。

夏姝捧着肥嘟嘟的肉脸,眼中泛着好奇:「大病初愈后,师兄变化好大,最近伤春悲秋,总发诗兴。」

「对啊对啊,」晏秋学着周奕的样子,摇头晃脑吟道,「什麽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我去请教师父,师兄言下之意可是要打扫道场,除掉蛛网青苔。

师父说我痴,回了句什麽『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晏秋较为单纯,不明其意。

「这是有心事,」夏姝却机灵一些,追问道:「方才师兄所念,可是新作?」

「不是。」

周奕摇头,穿越过后感觉自己的脑袋变灵光了,可总是隐隐作痛。

他揉了揉额头,「那是河东的薛道衡所作,我偶尔听得。」

两小嘀咕这个名字,拧着眉头思考。

像在哪听过,又记不真切,这种感觉最是挠人。

正要出口相寻,忽然一道苍老的声音幽幽传至小院。

「薛道衡可惜了,他没能看透杨广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作《高祖文皇帝颂》惹其不悦,纵有一身才气,也难以身免。」

身着灰白色道袍的老道自月洞转角缓步走出。

他面容清瘦,颧骨微凸,眉毛早已花白,长长的眉梢垂至眼角,抚须而来,一派道家高人风范。

这位老道长正是太平道教主,道号角悟子。

「师父。」

周奕丶夏姝,晏秋三名太平教真传弟子各都恭敬见礼。

两名小道童立马整冠理袍,垂手侍立,收起先前的活泼劲。

慈祥和善的角悟子对他们来说极有威严。

「看守道坛,侍奉香客去吧。」

「是。」夏姝与晏秋当即应诺。

待他们走后,老道领着周奕进入厢房静处,执其腕细细诊脉。

不多时,垂阖的双目睁开。

「脉息平和,已无大碍。」

角悟子松了一大口气,他没有端着姿态,褪去了仙风道骨,像是一位普通老人。

周奕知道自家师父的底细,一点也不奇怪。

太平道场位于雍丘西郊,矗立孤山,算上坛场鼓楼,不逾七八亩。

教中除了角悟子与三名真传,还有一些尚未收录只算信士的籙生,他们得到过角悟子所授的太平符籙,差一步拜入门墙,其馀都是些帮客杂工。

角悟子施符治病,宣扬善道教化,以致太平。

在民间有了些名气,后来交口相传,人云亦云,逐渐成了江湖人口中名震雍丘的高手。

有此威名,宵小不敢来犯,算是尝到甜头。

虽有些江湖人慕名而来,糊弄一下也就过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