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在申城另一处别墅里,一个中年男人看着扔在茶几上的手机,也陷入沉思。
他就是叶庆军,旁边还坐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人,是他的心腹陈嘉合。
陈嘉合是个残疾人,一直跟着叶庆军,在期货界也小有名气,视野比较大,预测比较准。被称为当今「小诸葛」。
叶庆军在期货市场上的每次大的战役,由这位军师来选择时机。
看到叶庆军放下电话,陈嘉合就问道:「庆军,赵燕京是不是要做空郑棉?」
「对,其实我不关心那个方青叶是谁,关心的是赵燕京的态度,虽然在电话里他没说,但我更感觉到,他要做空期棉!」
「那我们怎麽办?我们原计划是要做多的。」陈嘉合问道。
叶庆军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的意思?」
陈嘉合倒也没犹豫:「如果从技术丶时机上看,我坚持我自己的意见,做多。」
「可是,做期货并不仅仅只考虑这些啊。」叶庆军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口陷入沉思。
「我知道,你是考虑赵燕京的态度,做多就相当于和他作对,害怕得罪他。」陈嘉合淡淡回了句。
「你呀说话不要这麽直接好不好?如果传出去,让外人知道我叶大户如此胆小怕事。」叶庆军一脸苦笑。
「人胆小也能活得长,在期货市场也是如此。」陈嘉合笑了笑说道。
「哈哈.」叶庆军笑起来。
「那我们就不赚这笔钱了,看戏吧。」
方青叶下午就回到南新。
对于赵燕京说的那些信息以及他本身要做空,方青叶并不很担心,因有些话,他没给石光荣说。
2010年国内的整个经济环境过热,蒜你狠丶豆你玩丶姜你军这些词就这个时候发明的,棉花市场也不例外。
衣食住行,衣是排第一位的。而且棉花属于战略资源,军事上更是火药的基本原料。棉花一旦动起来,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成本都要拉起来,通胀影响全方位。
当时民间传说这股力量主要是温州的个人资本,但真正了解行情的人并不这麽认为。
国内的棉花市场,每年的生产最少600万吨以上,消费上千万吨,每吨棉花10年头当时的价格大致在1.4-1.7万人民币左右,要攻击这麽大一个市场,以炒几个房出名的温州游资能够如此的高度协调统一?集结如此天量的资金?动用各种手段,同时攻击现货与期货市场?
而且从操作手法上看:刚开始波澜不惊,不动声色囤货,然后小幅慢跑,再制造热点操纵心里预期,后来突然爆起,一发不可控制,这里面绝对有国际资本在炒作。
所以,赵燕京的那些资金进场,或许能某一时段的期棉价格,但无法改变整个期棉价格向上这个大趋势。
等着吧。
方青叶回到南新,就开始陆续建仓,他选择的是CF1005和CF1007两个郑棉合约,这两个也是当今阶段的主力合约,交易非常活跃,价格在16000元到16500元区间做箱体运动。
方青叶很清楚,多空双方都在建仓吸筹,大战一触即发。
今天是元月22日,正是农历腊八节,这一天南新许多家庭都要吃腊八粥,方青叶家也不例外,不过是父母没时间做,都是奶奶做好,方青叶用保温桶带些回去让家人尝尝。
奶奶做的腊八粥里放着江米丶大枣丶莲子丶高梁米丶葡萄乾丶葵花籽丶麦粒等多样东西,小火慢熬,一出锅香气扑鼻。
方青叶很喜欢吃,舀了一大碗坐在简易房里小桌子边吃的正香,手机突然响了,拿出来一看石光荣打来的,就顺手接过来。
「光荣,腊八粥快乐啊。」方青叶边吃边对着手机说道。
「哎一点也不快乐。」电话那头石光荣叹口气:「你看今天各大财经网站了吗?」
「没有,我在苗圃里忙呢,有啥消息?」
「好吧,我给你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