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大过年的
「啾啾……」
云湖上空,几只大鸟盘旋飞过,越来越靠近市区,惊得其他鸟群四处乱窜,玩命逃生。
但不管是鸽子还是麻雀,黑鹳还是白鹭,大鸟都视而不见,只将目光紧紧盯着在路上行驶的一辆绿色小吉普。
周亚丽怀里抱着小猴子,歪着脑袋看向天上的海东青,笑得像个傻子,「原来海东青能飞几十公里这麽远啊?」
陈凡开着车,不想理她。
姜丽丽坐在副驾驶上,转过身看向她,笑道,「你养了海东青也有两年了吧,没有了解过吗?
海东青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150公里每小时,俯冲速度在200到240公里每小时之间,飞行高度可以达到5000米以上,捕猎半径至少也在一百公里到一百五十公里,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公里。
上捕天鹅大雁丶下抓野狼狐狸,所以才被称为万鹰之神。
卢家湾到云湖,虽然走公路要100多公里,但直线距离只有5丶60公里,远远没有达到海东青的捕猎半径极限,它们跟着飞过来,再正常不过。」
也就是卢家湾距离上海太远,否则的话,海东青甚至能直接在两地之间往返。
周亚丽毫无羞耻感地咧嘴一笑,「我把它们带回美国以后,就交给专业的驯鹰人训练,除了认我为主,别的也没怎麽管过,你说的这些我都不知道。」
旁边周正东听着眼角直抽抽,什麽认她为主?这两只海东青从一开始就被大外甥驯服过,人家才是真主子。
她顶多算个二主子,只要大外甥一声令下,那两只鸟连她都敢啄。
当然了,大外甥肯定不会这麽做,这丫头非要玩鸟,那就让她永远不知道吧。
没一会儿,汽车开进了陈家老宅的院子。不得不说,机械厂安排的清洁人员挺负责,屋子里这麽久没住人,依然乾净整洁。
不仅如此,院子里的雪也都铲乾净,院门口和屋子门口还都贴上了春联。
也就是这种时候,陈凡才发现自己身上挂着几个顾问头衔的好处。
确实是省心。
眼看车子停下来,领头的小个子燕隼「啾啾」两声,率先俯冲而下。
后面紧跟着的是五只体型相当的海东青。三只白色的「亲儿子」稍近一点,两只麻色的「后来鸟」落在最后。
麻色的自然是被周亚丽带去了美国的两只,鸟儿也讲亲疏远近,而且它们可没有「远来是客」的观念,在燕隼眼里,自然是三只白色的更亲近。
两只麻色的不开心地叫了两声,觉得自己才是先来的好吧。
就是这个先来只是相对于三只白色的小鸟弟,比起燕隼还是要晚不少。
好吧,主要还是对方鸟多,自己两双爪难敌对方四双爪子,打不过。
于是只能把气撒在其他鸟身上。
降落的时候,顺便各抓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过的鸽子,爪子收紧,拧断脖子扔到院子里,自己则降落在屋顶上。
周亚丽刚下车,便看见两只鸽子从天而降丶嘭地一下掉在面前,抬头看看刚落在屋顶丶正在梳理羽毛的两只鸟,顿时乐开了花,「老弟,我的鸟给我送晚餐来啦。」
陈凡瞟了一眼,「行,晚上加个菜。」
再看看屋顶,两只麻色的海东青忽然将鸟头藏在翅膀里,旁边则是斜眼看它们的四只鸟。
这是有内部矛盾啊。
不过他也懒得管,有竞争是好事,千万不能玩忽职守,忘了锻炼捕猎技能,最后只能成为宠物鸟。
那样的海东青,是不合格滴。
开门进屋,行李刚放下,几人便迅速忙碌起来。
赵婉茹洗了个手,就从衣柜里翻出被褥铺床;姜丽丽去了厨房,准备今天的晚餐;周亚丽抱着小老弟,从房前转到屋后;两只小猴子乖巧地坐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哪怕没人关注,也坚持履行卖萌职责。
旁边是抽着烟喝茶的周正东;两只野狸猫装模作样地在院子里警戒,结果看到在屋顶休息的六只鸟,身体不自觉地有些发抖。
姜丽丽的守护猫半斤看到这一幕,很不屑地撇撇嘴,然后一个纵身跃上墙头,淡定地走上屋顶,在燕隼旁边趴下。
燕隼瞟了一眼女主人的贴身侍卫,没有任何动作。
稍微享受了几秒两只野狸猫震惊的眼神,半斤便翻过屋顶跳去后院。
倒不是因为屋顶上的积雪没有清理,趴雪堆里很冷,纯粹是想念主人了,为了以防意外,得赶过去贴身保护。
陈凡则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电话,脸上的笑容略显放浪,「对对对,明天中午,我和丽丽都过去吃饭,一家人团圆嘛。舅舅他们?
我也邀请了,不过他说不合适,也对,毕竟是过年,哪怕再亲近,这大过年的也不适合去你们家。
他们就在家里待着,出发之前,我和丽丽会把他们的午餐安排好,晚上再和他们一起团年。
好滴好滴,明天见。等等,……」
他转头看了看门口,用手捂着话筒,小声说道,「亲一个。诶哟喂,真好。呜嘛,好嘞,明天见。」
放下电话,陈老师搓搓手,又是道貌岸然的模样。
然后站起身背着双手往外走去,「丽丽呀,什麽时候可以开饭?」
……
第二天上午,陈凡简单弄了几个菜,放在锅里蒸笼上热着,他们中午直接端上桌就可以开饭。
完事之后,便带上礼物,陪着老婆回娘家。
姜恒和沈雪怡的祖籍都在江苏,只不过父母都已经没了,亲戚也没几个,来云湖这麽些年,跟老家那边也都断了联系,所以这麽多年来,每年除夕都是一家人一起过。
自从认识陈凡以后,才知道还有比自己家更惨的,加上为了绑紧这位姑爷,前两年过年的时候,都会「纵容」两个女儿过去陪他过年。
今年好了,小女儿结了婚,还和姑爷一起回来团圆,两口子自然大喜过望,鞭炮都放了好几挂。
女婿到家的时候放一挂,五分钟不到,整个棉纺厂干部宿舍区就知道姜家的好女婿过来了,而且消息还在迅速往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