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14章 省试名单出炉

第1014章 省试名单出炉

第1014章 省试名单出炉

元佑三年三月丁卯(20)。

赵煦刚刚醒来,就看到了童贯的身影,出现在了寝殿前的帷幕前。

「有事?」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胡总编递来了札子!」童贯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有些忍俊不禁。

是的!

胡飞盘,是个和汴京新报绑定在一起的名字,谁是汴京新报的总编辑,谁就是胡飞盘。

他童贯是一代目,冯景是二代目。

这就让童贯感觉有些奇怪。

因为这让他很容易就联想到瓦子里的那些知名厂牌——李师师丶徐婆昔,也都是一代代传承着的。

好在,他如今已不是胡飞盘了。

「哦!」赵煦坐起身来,伸手接过了童贯递来的冯景札子。

说起来,冯景出宫后,开始接手童贯的差事后,表现的很好,没给赵煦丢人。

无论是汴京新报丶汴京义报,都被他打点的井井有条。

报童们的培训和训练,也是有条不紊。

另外,可能是在赵煦身边待的比较久,所以他很清楚赵煦的政治倾向和态度。

所以,在文章丶新闻的选用上,非常有态度。

这就让赵煦很欢喜了。

于是,短短几个月,冯景的内臣官阶,就已从殿头(正九品),升到了东头供奉官(从八品)。

拿着冯景的札子,扫了一遍,赵煦笑了起来:「善!」

「看来,韩持国也开窍了!」

冯景只报告了一件事情——汴京义报,收到了署名许州山人的文章。

冯景不敢擅自做主,故来请示。

而那篇文章,被冯景附在了札子后面。

赵煦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韩维的文章!

没办法!

当代文人的文章诗词,其个人风格,通常都非常鲜明。

不然,赵煦的上上辈子,苏轼知贡举的时候,也不会闹出那麽大的风波。

韩维的那篇署名许州山人的文章,也是如此。

赵煦只是看了前面两行,就已经知道这是韩维的文字了。

这篇文章以四六骈文的格式写成,辞藻华丽,用典无数,一看就知道必是有着极高文学积累与造诣的老臣,才能写得出来的文字。

然而……

赵煦却不怎麽喜欢!

因为,这篇文章的文字之间,有着一股子让赵煦不太喜欢的,甚至本能的有些厌恶的,说不清丶道不明的故作清高姿态。

当然了,可能当代文人会很喜欢。

认为这就是文人风骨!

但,在现代留学后的赵煦,却着实有些不喜欢。

没办法——现代的年轻人,哪个会喜欢那些功成名就的老登们,居高临下的指指点点?

倒是其文章主体思想,还算可以,算是蒲宗孟那一套涓滴经济学的脉络。

只不过,蒲宗孟的主旨,落在了城市。

以工商业丶手工业为出发点。

而韩维的这篇署名许州山人的文章,落笔在广大农村。

从乡贤的视角出发,强调乡贤们的作用。

所以,哪怕赵煦不喜欢这篇文章,却也很高兴。

将冯景的札子,收起来,赵煦看向童贯:「去告诉冯景,此文可作为下一期汴京义报的头版!」

「诺!」

于是,第二天发行的汴京义报,在头版全文刊载了这篇署名为许州山人的文章。

连赵煦都能看得出来,这是韩维的文章。

其他人又怎麽可能看不出来?

瞬间,整个汴京的文人丶官员,都是一片哗然。

「韩持国,什麽时候和蒲传正勾搭到一起了?」

蒲宗孟,可是韩维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没有节操,没有风骨,更没有道德。

但,现在,韩维却捡起了蒲宗孟的『异端邪说』,为之鼓吹丶宣扬!

一时,许多道学先生,痛心疾首:md!韩持国怎麽变成这个样子了?

但汴京的权贵,却是欢喜鼓舞,甚至弹冠相庆。

比起蒲宗孟,显然,韩维更符合他们的心意。

出身名门,素有清名,为人正直,简单来说就是自己人!

于是,一张张请帖,被送到韩府。

只是,韩维以『兄长病重,无心酒宴』的名义,一一婉拒。

这就又让汴京权贵们,为之称赞了——重情重义,真乃士大夫楷模!

总之,就是无脑吹!

而蒲宗孟,对此高度警惕。

连夜水了一篇新的文章,投稿到了汴京义报,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没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