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 第944章 公孙康的心思

第944章 公孙康的心思

“父皇放心,儿臣明白。”

袁耀招大贤良师张宁为太子侧妃,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他正是要利用这个机会,给张宁一个名分。

张宁没名没分的跟着袁耀这么多年,还帮袁耀执掌九公山黄巾,可以说是袁耀的贤内助。

纳张宁为太子侧妃,也是张宁应得的。

待袁耀登基为帝之后,张宁很自然地会成为袁耀的贵妃,而且还是位分很高的贵妃。

当然了,皇后的人选只能是吕玲绮。

吕玲绮是袁耀的正妻,太子妃,光儿子就给袁耀生了三个,地位无可撼动。

袁术本以为张宁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哪知袁耀的使者到了九公山之后,张宁欣然应允。

直接宣布九公山太平道并入大乾,誓死效忠大乾。

并且将太平道的权力,全部交到袁耀手中。

这操作,看得袁术都愣了。

早知道九公山黄巾这么好摆平,自己何苦担惊受怕这么多年啊!

早点封九公山贼酋张宁为太子妃,让她加入大乾不好吗?

张宁这操作,袁术怎么都想不通是为什么。

只能将她的行为,归结于袁耀无敌之名威慑天下,张宁不敢不从。

自此九公山黄巾并入大乾,张宁成了袁耀的太子侧妃,袁术也可高枕无忧了。

袁术觉得既然张宁都这么识趣,那辽东公孙康想必也不敢与大乾为敌。

袁耀的招降书信送过去,公孙康必然献城来降,辽东之地也可平定了。

可惜袁术并不知晓袁耀跟张宁的关系,想让公孙康归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公孙氏执掌辽东多年,其实力在辽东根深蒂固。

辽东太守公孙度未去世之前,命人建造王宫,制造王服车架,准备在辽东称王。

可惜他还未称王,就暴病而亡了。

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继承了他的位置,自然也要继承老爹公孙度的遗志。

公孙度一直想称王而不成,就让他公孙康,来满足父亲的心愿吧。

天下的两大王朝大燕和大乾,一直鏖战不休。

公孙康觉得这种形势,最适合他称王。

就算他在辽东称王,袁绍又能如何?

大燕要全力应对大乾,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对他辽东用兵。

一切看上去都对公孙康十分有利,就在公孙康满心喜悦准备称王之际,河北形势急转直下。

强大的大燕王朝,竟然被大乾给灭了!

不仅如此,大乾对他辽东的态度还极为强硬。

大乾太子袁耀派人送来书信,勒令公孙康举辽东之众归降大乾。

若是公孙康率众来投,袁耀可以给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当然了,这荣华富贵也是在江南,在金陵。

袁耀是不可能让公孙康继续当辽东太守,执掌辽东之地的。

他会将公孙氏举家迁移到金陵,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如果公孙康不识时务,那袁耀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兴兵攻打辽东,覆灭公孙氏。

并在信中声称,攻下辽东之后,公孙氏灭族!

此事非同小可,公孙康也不敢称王了,连忙召麾下文武前来商议。

公孙康将袁耀给他的书信放在桌上,对众人道:

“你们看看吧,这是乾人的劝降信。

让我把兵权交出去,把辽东交给乾人。

若是不从,就要灭我辽东。

诸位以为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